曾国藩的餐桌

王金华
2022-11-14
来源:湘声报

□ 王金华


曾国藩受命处理天津教案,临行前特意给曾纪泽、曾纪鸿写信,在类似遗言的家书中告诫要“力崇俭德”,“历览有国有家之兴,皆由克勤克俭所致,其衰也则反是”。曾国藩的俭德是从餐桌上开始的。赵烈文是曾国藩的核心幕僚,因而有机会看到曾家的日常菜单:每餐二肴,一大碗,一小碗,三蔌,凡五品。此时,曾国藩居两江总督之高位,欧阳夫人、曾纪泽、曾纪鸿等家眷间断相随,七八个人每餐只有两个荤菜、三个蔬菜,在高官之家显然难得,可以说是节俭的榜样。

早年担任小京官时,曾国藩就注重餐桌节俭。他每年都要家里寄爆笋、盐姜、腐乳、腊肉、干鱼、酱油、茶叶等食品,除了喜好家乡口味外,还有敦促家人自力更生、锻炼生活技能、减少生活成本的意图。在担任军政大员后,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信中写道:“早间所食盐姜已完,近日设法寄至周家口。吾家妇女要讲究作小菜,如腐乳、酱油、酱菜、好醋、倒笋之类,常常做些,寄与我吃。”曾国藩并不喜欢腐乳的味道,但总是叮嘱家中寄来,就是为了达到督促家人的目的。“盐姜颇好,所作椿麸子、酝菜亦好。”曾国藩在家信中不忘反馈家乡菜的味道,及时加以鼓励。椿麸子是湘中特色菜,清明节前后将嫩椿芽采下,洗净后稍稍晾干,放入坛子里加盐腌好,可以吃一年。

在辗转征战途中,只要不是军情紧急,每逢祖父、父母亲的冥诞或者忌日,曾国藩就会备礼祭奠,那时必定是就着祭菜请朋友、幕僚吃饭;平时他请客都是不加菜的“便饭”,餐桌上的精打细算可见一斑。攻克天京以后,生活条件大为改善,曾国藩的餐桌节俭如故,以致到江宁将军府赴宴,大发感叹:“罗列珍馐,在近年之金陵为罕见也。”手下人仿照李续宜家的式样,打造了一把炖药膳的银壶,用去银子八两多,曾国藩知道后大为愧悔。在直隶总督任上,曾国藩出巡平原县,“是日该县未来办差,自行租店买食而已”,并不怪罪地方官。窦兰泉是曾国藩的老朋友,分别多年以后特意到两江总督府叙旧,曾家用瓦罐盛鲥鱼招待,餐具也是简朴不过了。

餐桌节俭和廉洁密切相关,阻止了浪费和奢靡,也阻止了利益输送和腐败。曾国藩和赵烈文有一段对话,赵问:“在师署中久,未见常馔中有鸡鹜,亦食火腿否?”曾答:“无之。往时人送皆不受,今成风气,久不见人馈送矣。即绍酒亦每斤零沽。”赵烈文由衷感叹:“大清二百年,不可无此总督衙门。”湖南会馆、州县的宴请往往附加戏剧、音乐表演等项目,曾国藩往往坚决拒绝,也经常为拒绝无效深深自责。猛将鲍超终生感激曾国藩的知遇之恩,曾经专程带十六包名贵礼物为曾国藩庆祝生日,曾国藩只象征性的收取小帽一顶,其余璧还。曾国藩是文学名家、书法名家,酷爱珍本古籍和名人手迹。有人花心思投其所好,四处搜罗名贵字画,但曾国藩赏玩一番又让人退还了。曾国藩日记还有“退钱洪等礼”等多处记载。 由此可见,曾国藩从节俭餐桌这一小节做起,成就了廉洁一生的大节。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